李镇西:“好课堂”朴素的标准



信息来源:       2016/2/24


      我想根据我的课堂实践,为“好课堂”的标准提供一个朴素的理解:所谓“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


      先说什么是“好课堂”。

 

      关于“好课堂”的标准或特征,已经有许多老师和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概括———这个“原则”那个“维度”,还有各种“性”(比如“生成性”“互动性”之类),等等。这些概括丰富了我们对“好课堂”的理解。


      但我想根据我的课堂实践,为“好课堂”的标准提供一个朴素的理解:所谓“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

 

      “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

 

      1、有趣

 

      有趣,就是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心情愉悦,如沐春风,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下课后盼着第二天再听这位老师的课。有效,就是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生们有成果———无论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思想的,总之有收获。

 

      有趣,是手段;有效,是目的。如果只是有趣而没有效,课堂就成了看小沈阳,搞笑而已。但如果课堂没趣,只追求所谓的有效,一味地灌输,这样的课学生不爱听,也很难达到真正的有效。

 

      如何才能达到“有趣”?方式可以有很多:语言的诙谐风趣,让课堂妙趣横生;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觉得学知识其实就是学生活;引导课堂讨论甚至争鸣,让学生的思想碰撞;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到课堂有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

 

      2、有效

 

      如何才能达到“有效”?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所谓“学生‘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彼此互相讲解知识的过程。因为最好的学习,就是给别人讲,这是个常识。多年来我们把这个常识给忘记了,不停地给学生讲,却不让学生讲。于是,知识在我们教师头脑里记得越来越深刻,学生却什么都没记住。近年来不少学校的老师遵循了这个常识,并利用了这个常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地给别人讲,成绩当然就提升了。“有效”当然不只是指成绩提升,但这是一个最重要也最直观的指标。

 

      “好教育”就是“有意义”加“有意思”

 

      顺着“好课堂”的标准,我认为,所谓“好教育”,就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

 

      1、有意义

 

      “有意义”,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说的:我们的责任、使命、理想,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所要传递给学生的真善美品质,还有要培养的公民意识与创造精神,以及要点燃的思想火花,要拓宽的海洋般开阔的胸襟与视野……

 

      2、有意思

 

      “有意思”,是站在孩子们的角度说的:情趣,浪漫,好玩,妙趣横生,其乐融融,心花怒放,欢呼雀跃,心灵激荡,泪流满面———或是教室里老师讲的一个跌宕起伏而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或是师生之间在田野上的追逐……

 

      但今天提起这个话题,并非想“既要……又要……”地全面重视“意义”和“意思”。不,在任何一个时代,我们所强调的,总是我们所忽视的。比如,今天的教育主要是“意义”过度而“意思”不足。从总体上说,我们的教育还是说教比较多,而符合儿童心理的趣味不够。所以,我今天要呼吁:请给教育多一些“有意思”!

 

      让教育“有意思”,其实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让教育的痕迹尽可能淡化:“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中。”

 

      无数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教育的意图隐蔽得越好,教育效果就越好。不动声色,不知不觉,了无痕迹,天衣无缝,润物无声,潜移默化……

 

      这些都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境界。





 


免责声明:
  本信息内容由江南教育网提供及维护,涉及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发布
学校教育为何替代不了家庭教育?
鸿笔学员作品|何思娇《茶的滋味》发表常州日报
中考命题,怎样从“以考定教”转向“以学定考”
温儒敏:穿越新课标迷雾,主动上路取真经
她17年积累1000多个学习案例,小学阶段这
钱颖一:教育的价值,从知识到思维
学习型家庭,是一家人“居家生长”的最好状态
教育的长远目标:培育在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健康向
李明新:“让教师快乐”与“让学生快乐”同等重
熊丙奇:“考研毛坦厂”?别再打教育经济化的算
海外观察
美国
新加坡
香港
台湾
国内频道
上海
常州
苏州
研究院
校长发展研究所
教育戏剧研究所
课程创融研究所
阅读与写作研究所
联系我们
Tel:13775626247
E-mail:jnedu001@163.com
QQ:623853055
微信:jnjyw001
版权所有:常州爱弥儿教育咨询信息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37978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