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独立意识与“亲子陪伴”同样重要



信息来源:       2016/6/1

培养独立意识与“亲子陪伴”同样重要

 

 

江南教育网中外角度江南深度供稿:http://www.jiangnan-edu.com联系电话:13775626247

 

    六一前夕,一则有关亲子陪伴的公益广告视频在网络上流传,“童年只有一次,爸爸,请陪陪我”的字幕打动了很多人。团圆与陪伴是中国家庭文化中永恒的主题,这则公益广告以此呼唤“陪伴孩子,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六一礼物”。

 

  留心观察近几年的六一儿童节,节日主题往往由“孩子的节日”转变为“家长教育课”。这样的转变很好理解:孩子们成长于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取决于成人世界的努力与打造。所以,在属于孩子的节日,对父母进行“再教育”以引起成人的反思和重视,不失为一件好事。

 

  不止这则公益广告,关于亲子陪伴的讨论,似乎在今年六一的“议题设置”中显得格外重要。笔者所生活的城市,一些小学在六一前就组织家长郑重签署了“亲子承诺书”,承诺的第一条内容即是“每天有效陪伴孩子30分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有效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这些都是育儿真理。幼儿从小需要语言交流,这种“语言”不仅是说话,还有肢体语言的爱抚。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和父母的交流,会容易受到各种负面影响,而这种伤害是不可逆转的。

 

  如今,育儿观念强调“亲子陪伴”的重要。在强调亲子教育的同时,甚至不忘用留守儿童来反衬“陪伴”之必需。但凡事总要讲究“度”,“亲子陪伴”同样如此。现在的教育环境中,早教、旅游等各式各样的场合都可见“亲子”的痕迹。毫不夸张地讲,“亲子观念”这几年的强化,一方面是父母们亲子陪伴意识的觉醒,但更大程度上还是各种商业机构的炒作。

 

  亲子陪伴的重要不容否定,只是名目繁多的亲子活动项目中,恐怕很少有对孩子“独立性”的强调。作为一名“70后”,笔者很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每到周末或者假期,都会在家做好饭菜等待父母下班归来。而如今的孩子,他们的视野与见识越来越开阔,独立生活的能力却没有显著提升。当然,社会环境的变化已不允许他们的成长轨迹和“70后”相提并论,但对于一个开始接受小学教育的孩子,是不是也应该给他传递“父母都是有工作的,有时候也会很忙,不可能总是陪着你”这样的家庭教育观念?

 

  如果说幼儿时期的“亲子陪伴”是必需的,童年的“亲子陪伴”则可以弱化为“必要”的。比必要的“亲子陪伴”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慢慢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没有亲子教育的社会是不健康的,过于强调亲子教育的社会也未必完美。较早懂得“工作需要爸爸妈妈”道理的孩子,未必会“输给”那些在“全职陪伴”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相反,前者或许会更早体会到每个人都是“社会独立的一分子”,需要独立生活。

 

  从无意识的“亲子陪伴”到“亲子陪伴”概念的强化,这是育儿观念乃至家庭教育观念进步的表现。但是,如果时时刻刻强调“亲子陪伴”,恐怕我们只会培养出更多的“社会巨婴”,而不是“独立”的人。(陈方)

 

来源:光明网

江南教育网中外角度江南深度供稿:http://www.jiangnan-edu.com联系电话:13775626247

 





 


免责声明:
  本信息内容由江南教育网提供及维护,涉及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发布
学校教育为何替代不了家庭教育?
鸿笔学员作品|何思娇《茶的滋味》发表常州日报
中考命题,怎样从“以考定教”转向“以学定考”
温儒敏:穿越新课标迷雾,主动上路取真经
她17年积累1000多个学习案例,小学阶段这
钱颖一:教育的价值,从知识到思维
学习型家庭,是一家人“居家生长”的最好状态
教育的长远目标:培育在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健康向
李明新:“让教师快乐”与“让学生快乐”同等重
熊丙奇:“考研毛坦厂”?别再打教育经济化的算
海外观察
美国
新加坡
香港
台湾
国内频道
上海
常州
苏州
研究院
校长发展研究所
教育戏剧研究所
课程创融研究所
阅读与写作研究所
联系我们
Tel:13775626247
E-mail:jnedu001@163.com
QQ:623853055
微信:jnjyw001
版权所有:常州爱弥儿教育咨询信息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37978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