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鲍勃·迪伦变成一堂辩论课,美国高中“语文”课是这样上的



信息来源:       2016/12/13

    

  文|郑钢

 

  如果说起在美国这几天最让人议论的人,我想除了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之外,就是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摇滚教父鲍勃·迪伦。

 

  引起争议的的原因很多,他的个性非常特立独行,总是我行我素。这不,10月13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后,鲍勃·迪伦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都没有任何回应,瑞典文学院也一直无法与他取得联系。他后来还竟然宣布无法出席颁奖典礼。

 

  不过引起争议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获奖的理由,在传统的观念中,诺贝尔文学奖应该颁给文学家或作家,因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基本指导原则是“推动文学发展”和“促进优秀文学家为全世界所接受”,关键词是“文学”。

 

  可鲍勃.迪伦难以归类,究竟是颁给他的音乐、演出、歌词,还是声音、演出或自传?据说诺贝尔文学委员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请让我跳过今年所有诺贝尔奖的采访吧,明年我再回答你”。

 

  就在10月16日,那是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后的第三天,当我们走进美国加州河边郡拉金塔高中(LaQuintaHighSchool)英语课堂时,我们就与鲍勃·迪伦“不期而遇”,看到了美国人眼中的鲍勃·迪伦,见证了美国课堂中辩论。

 

  那是一节10年级的英语课,教师正在组织学生辩论,辩论的主题就是鲍勃·迪伦是否应该获得诺贝尔奖,一开始老师就播放了三首鲍勃·迪伦广为传唱的歌曲:《在风中吹》、《永远年轻》和《愁肠难解》。

 

  《在风中吹》是20世纪中下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第二首《永远年轻》是经典的英文歌曲,影响广泛,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与对年轻人的美好祝愿;而第三首《愁肠难解》却能读出迪伦当年的痛苦和悲伤,以及时光流逝后回顾时的平和。

 

  这些歌曲是鲍勃·迪伦的代表作,受到了无数歌迷的追捧。它们旋律悠扬,略带忧伤和感怀,弥漫在整个教室,教师还提醒他们“在感受美妙的音乐之时,要注意歌词的韵味和意蕴”,因为“欣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不仅是享受音乐而已”。

 

  之后,教师发给学生五份阅读材料,这些材料绝大多数来自最近报纸对他的评论。尽管这是自1993年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获奖后,23年以来美国人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这消息带给美国人除了欣喜之外,还有更多的争议。

 

  鲍勃·迪伦在美国家喻户晓,但其创作风格和获奖理由常常引起很多争议。因此,在他获得诺贝尔奖后,有关他的评论铺天盖地,褒贬不一。

 

  还有一份材料收集了鲍勃·迪伦的一些歌词,阐述和演绎了不同主题,如爱、战争狂人、代际变化、自尊、宗教、优雅、渴望、时尚、生命等等。这是鲍勃·迪伦生命和生活的价值观,反映了他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当然这些歌词也以诗的形式表达了他的文字驾驭、表达能力和穿透力。

 

  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向学生解释了辩论活动的基本要求:模拟诺贝尔文学委员会评审活动,辩论鲍勃·迪伦是否应该获得诺贝尔奖,陈述各自的理由。

 

  不过这位教师组织辩论的形式与我们不是十分一样,不是双方,而是三方,赞成方、反对方和放弃方,学生可以选择赞成,也可以选择反对,甚至是放弃。

 

  这样设置的辩论的基本要求和框架,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分析,但也允许学生不站队,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非彼即此,或非此即彼,不是绝对的倾向,同时也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受他人的影响。

 

  学生开始阅读六份材料,大概花了十多分钟。教师还引导大家在提炼和确定观点时,要注意证据,知道哪些材料印证你的主要观点或分观点,并能说出出处,以提高说服力。

 

  材料中说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说?他的歌词具有什么特点?是如何表达观点的?这些材料帮助学生认识鲍勃·迪伦,并据此判断他是否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毕竟对于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来说,七十多岁的鲍勃·迪伦离他们有点遥远,虽然他在美国非常著名。

 

  我们注意到学生们用彩色笔在纸上将重要的观点划出来,还有的学生用思维导图将和自己观点一致的文字罗列出来,以便整理自己的思路。

 

  这样一来,辩论的观点就建立在充分的证据或详尽的事实之上。经过充分阅读和思考形成的观点,具有逻辑性和法理性,因为辩论不仅需要观点,更需要逻辑和事实。

 

  在完成独立阅读和思路整理后,所有的组开始交流,每个学生向组内的同学分享个人的观点,以及支撑观点的事实和实证。教室里非常热闹,大家在陈述自己的观点后从不同的角度、视角或材料说明自己的想法,形成了小小的辩论赛和交流会。

 

  很快到了全班辩论和交流的时刻。教师要求一组学生到台上去现场辩论,分成三支队伍讲述各自观点。组内的观点不同,但这不妨碍他们汇报。每个代表在陈述完观点和理由后,台下的同学提问或者补充观点,互相交流、发言和提问。

 

  如果得到台上辩手认可的话,可以站在他们的队伍后面。这样随着时间的推进,台下的学生越来越少,三支队伍后面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们在对话和辩论中找到了自己的“立场”。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他们中超过一半的学生竟然不同意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奖,他们讲了很多理由:

 

  “诺贝尔文学奖对于美国的严肃的大师比如更高水平的菲利普·罗斯来说极不公平”

 

  “鲍勃·迪伦是非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他的只是歌词而不是诗词”

 

  “人们对于他的认可只是因为音乐和旋律,而不是文学”等等

 

  还有的居然引用了Slate杂志的评论家StephenMetcalf的话:

 

  “诺贝尔奖颁给音乐家,这无疑在往作家的伤口上撒盐,文学和其他事情不同的地方在于,需要一个人沉静下来阅读。沉默和敬意是阅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阅读是文学特有的方式。”

 

  这些观点有些是从材料中找来的,有些是学生自己提炼或者分析的,可以肯定的是,建立在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才建构自己的观点。

 

  也有不少学生认为鲍勃·迪伦应该获得诺贝尔奖,如:

 

  “2500年前,伟大诗人荷马和萨福也写下配合音乐吟唱的诗作,我们现在依然在阅读他们的著作”

 

  “鲍勃·迪伦音乐的最大价值在于对声律的探索和追求,而很多时候与诗歌的价值是相同的”

 

  还有的同学说出了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上鲍勃·迪伦的获奖评语:

 

  “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了深厚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

 

  他们认为鲍勃·迪伦的作品是音乐和文学的完美结合。

 

  当然还有“骑墙派”,教师要求他们观察两种观点,去分析判断,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选择队伍。不过最后还是有人“顽固不冥”,坚持不站队。也许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需要阅读或收集更多的资料及信息,这就是一个人独立思考能力的体现和培养,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跟从。

 

  在这样的三方辩论和选择站队中,讨论变得极其热烈。材料中的观点和事实被挖掘得一览无遗,并揉合交织着学生的判断和认识,观点变得越来越鲜明,事实变得越来越清晰。当然,结果对于谁来说都不重要。教师说关键是学生要在阅读和辩论中学会如何用收集证据去形成观点,思辩地说服他人。

 

  很快,课堂结束了,然而教学并没有结束,教师要求学生回家去网上查询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标准,看看自己的观点和标准之间的差异,分析在专家眼中的获奖的理由。老师还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完成一篇小论文,阐释自己对于鲍勃·迪伦获奖的态度。

 

  在美国的政治、公共和社会生活中,辩论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长久以来,辩论和演讲课程是学校的传统课程。我们曾经看到我们居家主人中学时的课表。那是近四十年前,他就在学校里参加了辩论社团,还经常外出和其他学校的社团辩论。

 

  这样的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所以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会开设辩论课,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大学生更不要说了。

 

  其实这和美国的教育理念有关。他们认为演讲能力是个人能力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展示个人魅力的途经,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很好办法。他们从小重视孩子的演说能力训练,各个学龄段都有演讲和辩论课程,从而充分培养孩子敢于参与、敢于发表意见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加州公立学校幼儿园至十二年级阅读和语言艺术(教学)纲要》就规定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明确的不同的阶段目标,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孩子的阅读、演讲和辩论能力。

 

  美国人演讲能力就是这样在课堂中从小慢慢培养起来。

 

  就像今天的课堂,着实让我们开了眼界。辩论前的引导和输入,辩论中的唇枪舌剑,辩论后的巩固对话,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实证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而且这样的选题,不但来自学生的生活世界,将学校和教室的大门打开,使得学生的学习世界和生活世界连接起来,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思维、对话和磨砺”的话题特点,在传统和现实的矛盾选择中建构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除了在拉金塔高中的课堂中,在河边郡的印第安初中,我们同样也看到了他们辩论社团上的辩题,如:

 

  特许学校是否一定做得更好?

  加州的投票者是否应该通过55号法律修正案?

  英国是否应该脱离欧盟?

  特朗普是否应该成为总统?

  美国是否应该拒绝更多的难民?

 

  这些话题很宏大,都是社会所关心的热点或者焦点。因为社会从来不缺少争议的话题,而这些辩论题目引导他们去关注社会问题,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并在辩论中培养自己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打开封闭和桎梏的大门,还学生一个真实的生活世界,引导他们去关注现实世界。

 

  课堂教学不是拘泥于遣词造句和基于“标准”以及“庖丁解牛”式的文本解读,而应鼓励学生在充分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建立自己对于世界的标准和认知,并能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独立思考和表达自我的人。

 

来源:外滩教育

 

 

  

江南教育网中外角度江南深度供稿:http://www.jiangnan-edu.com;

联系电话:13775626247

 





 


免责声明:
  本信息内容由江南教育网提供及维护,涉及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发布
学校教育为何替代不了家庭教育?
鸿笔学员作品|何思娇《茶的滋味》发表常州日报
中考命题,怎样从“以考定教”转向“以学定考”
温儒敏:穿越新课标迷雾,主动上路取真经
她17年积累1000多个学习案例,小学阶段这
钱颖一:教育的价值,从知识到思维
学习型家庭,是一家人“居家生长”的最好状态
教育的长远目标:培育在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健康向
李明新:“让教师快乐”与“让学生快乐”同等重
熊丙奇:“考研毛坦厂”?别再打教育经济化的算
海外观察
美国
新加坡
香港
台湾
国内频道
上海
常州
苏州
研究院
校长发展研究所
教育戏剧研究所
课程创融研究所
阅读与写作研究所
联系我们
Tel:13775626247
E-mail:jnedu001@163.com
QQ:623853055
微信:jnjyw001
版权所有:常州爱弥儿教育咨询信息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37978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