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钦:教育其实很美,什么才是教育的美?



信息来源:中小学校长论坛       2022/5/10

大美至真、至纯、至简,就在每一天、每一刻。


不管是做教师还是校长,只要做教育,如果没有审美的眼光和对美的敏感,是做不出味道来的。这样做教育不会真正成功,这样做教师也难以找到职业的幸福感,更不会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其实,很难找出一把尺子来衡量事物的美。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又能切实地感受到“这样做,很好,很美”。虽然没有统一的尺度去衡量一件事的“美感指数”,但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却又可以让我们发自内心地赞美同一件事。大凡真实的、友善的、愉悦的行为,都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做教育也是如此。


01

教育者应有的耐心不能丢失


在居家过日子的状态中,我们很难体会到美好、美丽或者说美满。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不行、太多的不能、太多的不好。这成为我们追求美好的屏障,慢慢地,“美”居然成了生活中的奢侈品。


我们希望学生能自己独立思考,可是当学生要表达“不一样”时,我们内心又冒出很多担忧。


我们往往期望学生能够多一些自主的行为,可是当学生因经验受限,玩心太大偏离教学目标时,我们又会本能地将他们收在笼中,小心喂养。


我们往往会感动于学生的率真和童趣带来的惊喜,却无法容忍学生的反复,甚至会失去做教育者应有的耐心。


我们往往会为那些聪明的、守规矩的、“优秀的”学生自豪不已,但却无法从容面对那些木讷的、内向的、“不听话”的学生,有时甚至会抱怨:“我们班要是没有×××,那该多好啊!”


我们往往在羡慕那些好教师、好学生,而忘记了我们自己应该成为“好教师”,我们自己也有培育“好学生”的责任。我们没有明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迟钝”“偏离”“反复”“不听话”,像“聪明”“专注”“一贯”“懂事”一样,都是正常的。恰恰是它们的并存,才构成了丰富的教育过程,使人们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教育方法。只有认识到这些,我们才会创作出一幅成长的教育山水画卷。


02

重新审视教育的功能


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教师不是裁判员,而是教练员”这句话。做教师是如此,做校长也应如此。


美和完美是两个概念。美在生活中,完美在理想中;美在过程里,完美在目标里。发现美和欣赏美是作为一种心态存在于当下,而追求完美只能作为一个人的理想而存在。


对个体而言,我们不能保证他的每一个生长节点都是完美无缺的,因为他不是一个完人。但是,每一个人又都有闪光、动人的瞬间。教育就是要善于抓住一个人在某个瞬间的好行为、好想法,在发现中肯定,在肯定中激励,在激励中传播,在传播中影响每一个人。让这些行为慢慢地由偶然变成稳定,由一个人的行为变成群体的共识,并逐渐成为组织中共同的价值追求。


发现、培育、传播好的行为,造就好的行为,这才是教育的魅力。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该再从容一些,不必苛求“立即见效”;我们应该再包容一些,不该苛求“都一样”;我们还应该再耐心一些,无须因为“此时与彼时”的差异而烦恼。不能用瞬间高峰的状态去要求每一个人和每一个时刻,也不能用偶然的低谷状态去作出结论性的判断,更不能用特殊情境下英雄般惊天动地的行为,去苛求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底线与峰巅之间生活。教育,就是要不断提高这个区间的均值水平。


03

教育就是教人求美


做了多年的教育之后,才体会出“教育就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真正含义。


“求”不是简单地从A点出发就一定能够顺利到达B点.因为,从此岸到彼岸的旅途中,不仅存在多种途径,而且每一条途径中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人的成长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挑战。


这就需要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理性、感性、悟性三者并用。理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事实与逻辑是否符合客观真理,然后才能“晓之以理”;感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审视感觉与形象是否带来了美感,这样才能“动之以情”;而悟性,指的是心与心的交融,是换位思考,是共同担当,是“抚之于心”。


唯有真、善、美、爱协同并重,才能最终实现“导之以行”的教育效果。


追求完美,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典型心态,这是一种高境界的追求。只有追求完美,才能产生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追求完美的理想与标准,同时又不要一味苛求身边的人们必须完美,这样就有了一个富有张力的调整空间,一个适宜生长的土壤。


所以,美不只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在寻找、发现个体的闪光点中体验到美,播散美的种子,并精心呵护、培育,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学习并享受着成长之美,正所谓教学相长。


大美至真、至纯、至简,就在每一天、每一刻。


回望几十年的教育生涯,最想向老师和校长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教育真的很美!





 


免责声明:
  本信息内容由江南教育网提供及维护,涉及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发布
学校教育为何替代不了家庭教育?
鸿笔学员作品|何思娇《茶的滋味》发表常州日报
中考命题,怎样从“以考定教”转向“以学定考”
温儒敏:穿越新课标迷雾,主动上路取真经
她17年积累1000多个学习案例,小学阶段这
钱颖一:教育的价值,从知识到思维
学习型家庭,是一家人“居家生长”的最好状态
教育的长远目标:培育在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健康向
李明新:“让教师快乐”与“让学生快乐”同等重
熊丙奇:“考研毛坦厂”?别再打教育经济化的算
海外观察
美国
新加坡
香港
台湾
国内频道
上海
常州
苏州
研究院
校长发展研究所
教育戏剧研究所
课程创融研究所
阅读与写作研究所
联系我们
Tel:13775626247
E-mail:jnedu001@163.com
QQ:623853055
微信:jnjyw001
版权所有:常州爱弥儿教育咨询信息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37978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