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从“物质人教育”到“精神人教育”



信息来源:       2015/12/4

 

8月28日,走进崇高研究院在枣庄举办研讨会和实践教育基地揭牌活动。

 

设在北京的走进崇高研究院,是由共和国的一批将军们主办的以学习和弘扬军队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为宗旨的教育公益组织。

 

我是抱着支持和学习的目的参加这次活动的,本无打算在会上发言。可会议期间,聆听将军们讲述我军的英雄故事,整个心灵深深地为这些共和国英雄们的事迹所感染,内心充溢着不吐不快的冲动。

 

近期,走进崇高研究院要出版一本文集,执行院长贺茂之将军希望我把发言整理出来,这个命令我不得不从。

 

一、不要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黎巴伦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一段令人深思的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

 

我觉得,用这句话来概括当代中国教育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再恰当不过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普及各级各类教育,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均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高,在九个世界人口大国中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达86%,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成就令世人瞩目。

 

但是,我国教育存在问题和挑战也显而易见。特别是,重智育轻德育,重考试升学轻人的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导致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不强。

 

我国教育存在的上述弊端导致国民创新素质和人文素养不高,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制约因素。

 

基于此,党的十七大提出报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我们的教育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我们的教育必须尽快回归育人为本的轨道。

 

二、德育是当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曾经说过:“现在是地球变暖了,人心变冷了。德育是未来教育的最大难题,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担心,因为这是个国际性的问题。如今,人类可以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可以让飞天不再是梦想,可以克隆自己的生命,但是,有一个问题无法解决,那就是德育。目前,人类的道德不是在进步,而是在滑坡。”

 

那么,对于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讲,当前德育工作到底难在哪里?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关键:

 

“物欲主义”正向整个社会漫延。1977年,粉碎“四人帮”时,我国国民经济已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吃饱穿暖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发展国民经济,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首要战略选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等等,保障了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但是,不能不承认,“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释放国人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一切向钱看”思潮的泛滥,“物欲主义”不断向整个社会漫延,有的人甚至为了致富、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不惜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限。而当这一思潮从社会领域向教育系统漫延时,中小学生道德成长面临的困境日益严峻,就是其必然结局了。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二律背反”现象。十八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研究古罗马时期的贵族生活时得出一个结论,即道德与社会的二律背反。卢梭认为,物质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精神不平等的深化和道德的堕落。卢梭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有时甚至会出现物质文明欲发达,精神文明欲退化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在享受日益进步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却时时刻刻面临着物欲横流、道德滑坡带来的种种困扰。

 

南怀谨先生曾经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全球化浪潮。伴随着当代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交通工具的日益便捷,世界范围内物质产品生产、交换分工和贸易体系的加速形成,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的人流、物流、思想流,几乎进入了无障碍、无隔膜感的时代,人类社会真的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在这种背景下,东西方的文明范式、社会思潮、价值观、生活方式的交流、交融与冲撞,日趋激烈。

 

网络化时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的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信息和知识在人类社会传播方面,更加开放、公平、便捷;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日益虚拟化,其信息、知识和思想的分享常常处于无“安全阀”状态,尤其借助网络快速传播的图像、视频,为当代青少年提供了唾手可得、数不胜数的感官刺激……这些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利弊互现,人类社会面临着日趋严峻的道德教育挑战。

 

三、单向度的教育造成了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日益贫困

 

人有两个世界:即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教育在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对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培育上。人的物质力量是改变物质世界的力量,这里突出的是知识的力量、能力的力量;而人的精神力量,则是改变人的内心世界的力量,这里,突出的是人的品格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在这里,我把着眼于人的物质力量培育的教育,称为“物质人教育”;把着眼于人的精神力量培育的教育,称为“精神人教育”。所谓“物质人教育”,从教育价值定位上讲,更多地强调教育的人力资源开发功能;从教育内容上讲,更多地强调知识和能力教育;从教育个人功用上讲,更多地强调教育改变个人命运、改善个人生活的价值。这种教育,突出的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对人的物质力量的释放。所谓“精神人教育”,从教育价值论上讲,更多地强调教育的文化意义,特别是人的人文素养教育;从教育内容上讲,更多地强调人的德性成长和人文教育;从教育的个人功用上讲,更多地强调教育对人的自我成长的意义。这里,突出的是教育对人与内心世界的关系,强调修身与内省,释放的是人的精神力量。

 

        当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全社会日益被极端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所绑架,使整个教育深陷单一的“物质人教育”泥潭之中无力自拔,让教育沾染上了日益严重的“金钱味”、“铜臭味”。这种教育培养的人,由于精神发育不健康,在人生的长跑中,往往会得“三种病”,一是“犹豫症”,面对人生的各种抉择患得患失,人生的路迈不开步;二是“躁动症”;面对人生的各种诱惑没有定力,人生的路走不稳;三是“近视症”,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没有远见,人生的路走不远。

 

四、精神世界的培育离不开三个载体

 

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培育,离不开以下三个具体载体:

 

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对本民族的文化崇拜,这个民族就没有了文化根基。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然包括文化复兴之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标识,是滋养每个中华儿女心灵的最丰厚的精神产品。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植入中小学生的大脑。

 

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对本民族的信念崇拜,这个民族就没有了精神支柱。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在日益激烈的世界竞争大舞台上站稳脚跟,必须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并通过系统完整的教育,将这种理想信念转化为本民族的价值崇拜,这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每个孩子打牢价值观的根基。

 

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对本族的英雄崇拜,这个民族就没有了国家正义。任何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都不是虚无缥缈的,她既植根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之中,更浸透在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英雄人物群体之中。如果这个国家的国民,丧失了对民族英雄人物的崇拜与敬仰,无疑这个国家就丧失了正义感。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英雄人物教育,是培育精神富有的一代新人的必由之路!





 


免责声明:
  本信息内容由江南教育网提供及维护,涉及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发布
学校教育为何替代不了家庭教育?
鸿笔学员作品|何思娇《茶的滋味》发表常州日报
中考命题,怎样从“以考定教”转向“以学定考”
温儒敏:穿越新课标迷雾,主动上路取真经
她17年积累1000多个学习案例,小学阶段这
钱颖一:教育的价值,从知识到思维
学习型家庭,是一家人“居家生长”的最好状态
教育的长远目标:培育在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健康向
李明新:“让教师快乐”与“让学生快乐”同等重
熊丙奇:“考研毛坦厂”?别再打教育经济化的算
海外观察
美国
新加坡
香港
台湾
国内频道
上海
常州
苏州
研究院
校长发展研究所
教育戏剧研究所
课程创融研究所
阅读与写作研究所
联系我们
Tel:13775626247
E-mail:jnedu001@163.com
QQ:623853055
微信:jnjyw001
版权所有:常州爱弥儿教育咨询信息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37978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