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实践”教育学第三代学人会后感思


信息来源:“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       2021/10/21

会后,“生命·实践”教育学第三代学人纷纷就叶澜老师的发言进行了思考与体悟,本附录选取了部分全国各地、各高校来自“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第三代学人聆听叶澜教授发言后的感思:



华东师范大学访问学者 陈志利


导师:李政涛



聆听叶老师的讲话,她提到“志业”一词。我觉得“志业”概念是咱们“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人的根基性、恒久性、生长性和创生性的品格,叶老师完美地体现并持续践行着这种品格,做为第三代学人应弘扬并传承下来,同时不断历练这种品格“成己成人”、成事成人”。就个体生命自觉而言,我还想到:深挖我国经典哲学的“志”(志气、志趣、意志等)概念,将之融入中国教育学的课程、教材、教学,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全域,整合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的协力,尤其渗入教师教育中,努力实现由具“志”的成人引“兴趣向志趣动态迈进”的未成年人。“志”的生发也需经由“辨志”、“明志”、“立志”、“持志”、“励志”、“笃志”、“践志”,继而营造更好成长发展的“小环境”、“大环境”。国外以vision(国内译为“愿景”)来表征其宗教性的个人主义的desire(欲,愿想),佛教研究方面突出的熊十力用“愿力”,不过后来也转向儒家的“立志”并形成“立志说”。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王天健


导师:李政涛



当前人们的生活境遇中,对人的生命存在有着多样的威胁:生活的物化与生产的机械化、思想与行动影响的弱化等等。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名篇《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写道:“要爱真实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这样的表述也适用于当下的时代困境,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过于容易的就能够形成对人的和生活的某种抽象性认识,从而忽视了生活的真实存在、生命的真实存在,以及生命本真中应存在的那种原初的精神动力。



而帮助人找寻生命的意义、对抗生活的平庸,似乎是教育活动理应承载的责任。“生命·实践”教育学正是“是属人的、为人的、具有人的生命气息和实践泥土芳香的教育学”,是有真实的思想、真正的关心生命、真切的追问生命意义的教育学。



叶澜教授的回应与发言又让我重新体悟了“生命”“实践”这两个重大概念的分量与价值。“生命”与“实践”高度概括了人的存在形态与行动形态,没有“实践”,则“生命”毫无意义、失去了“生命”,“实践”也就失去了载体与动力,人以“生命”滋养“实践”、以“实践”扩展“生命”,无论是作为一般个体、还是作为教育学派,都在“生命”·“实践”的交互中成己、在成己的过程中成人。“生命·实践”之路有历史、有现实、有未来,庆幸自己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见证、与同行。



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皇甫科杰


导师:王枬



有持续生命力的理论必定会具有自己的理论机体,像“人”一样完整、个性并成长,那就是学派。“婴儿诞生”之后更加引人思考关注的就是“长势”怎样、如何“成长”得更加茁壮。报告会上几位老师从不同角度谈了学派的诞生和表现出的特质,以及受学派影响开展的教育理论实践交互和中国教育学出路的研究,再结合学界对“生命·实践”教育学各种形式的评论,可以说“长势喜人”,叶老师最后的发言更像“母亲”一样表达了对学派继续“成长”的殷切期望。中国教育学不是一棵树而是一片林,“生命·实践”教育学是林中一棵卓然独立之树,栽种者、二代、三代、N代学人持续地培育、培养必然会成参天姿态。当代中国教育学需要更多“树”的栽种与培育,因为彰显中国气派、贡献世界智慧,不能只是一个两个教育学观点或理念,应是一套(派)又一套(派)独立完整、原创鲜明的教育理论体系,“生命·实践”教育学已率先示范并持续深耕,也定会引领新时代中国教育学的百家争鸣、并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李宗霞


导师:王枬



叶澜老师在会上对“生命·实践”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叶澜老师说她自己现在还在“生长”,作为教育学入门学习阶段的我们,更应不断努力,追求进步。“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不仅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生长”,同时也强调学派成员的“生长”,以育己而育人。学派中的成员有各自的研究兴趣和方向,但大家都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观点立场、思维方式融入其中,各抒己见,相关切磋,共同发展。每一位成员都用自己的学术行为和人格显现着“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品性,将学派的建设作为自己的志业,形成了一个具有生长力和生命力的研究团队。正如叶澜老师说的,欢迎大家进门坐一坐,也欢迎大家在门口看一看。具有生长力的研究团队之所以形成,“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之所以发展,与学派开放包容的态度有着极大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朱园园


导师:卜玉华



“生命自觉”是“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概念,“育生命自觉”则是学派的基本论题,也是学派的基础出发点和归结点。校庆专题报告会中老师们的汇报正是“生命自觉”的具体表现,从中我深切感悟到了这一概念于具体个人、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学研究的多重价值。



于具体个人,“生命自觉”即个体对自身生命的理解,并能自觉将其付诸于实践。叶澜教授认为“生命自觉”是人的精神世界能量可达到的一种高级水平,有了生命自觉,人就能发挥主动性,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教育对于个体生命的最高价值,就在于培育生命之自觉,这是人之精神力量的内在成长,这是“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生命观。



于教育工作者,“生命自觉”不仅关乎自我的生命,还关注他人的生命,正如王枬教授汇报中所言,“只有具备‘发展自觉’的人,才会呈现出‘生命自觉’的样貌,并培育出‘生命自觉’的学生。”反求诸己,进而推己及人。具有“生命自觉”的教育工作者不仅可以实现自我的主动发展,而且能够“通过教育去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生命的策划、践行、实现的能力”(叶老师语),在过程中实现“为己为人、成己成人、育己育人”。



于教育学研究,“生命自觉”体现于教育学科的独立性与独特性,彰显于中国教育学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刘铁芳教授在会上呼吁“中国教育自觉”,这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作为中国教育学人必须立足于本土反思当代教育的自觉。伍红林教授以方法论为视角论述了“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对中国教育学独特性的贡献,学派二十余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和现实经脉的教育学研究图景。孙元涛教授认为“学派有时是一种自主自为的建构。其形成和成型往往需要持续用力且可能需要连续几代人接力实现”,“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叶澜教授和李政涛教授的带领下自觉地集聚力量,“将自己全部的生命投入到(教育)志业中去,用此来滋养你的生命成长”(叶老师语),这就是“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内生力。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于金申


导师:卜玉华



这次“生命·实践”教育学校庆专题的五场报告,老师们呈现出了充满芬芳的学术风采,在各美其美的过程中,彰显出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独特与魅力。我的感受是要通过“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个人”的融通来实现自我的“生命自觉”:



一是扎根教育实践,创获“教育实践感”。正如叶老师所言,学派的每位成员都走过了教育实践中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我需要以此为标杆,跟随导师团队深入中小学一线,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以英语学科作为抓手,深入英语课堂,读懂教师、读懂学生、读懂教材,在教育实践场中找到教育的情调。



二是突破教育理论,形成“教育理论感”。在此次报告中,叶澜老师对“生命·实践”“生命”和“实践”进行了阐释;孙元涛老师表明,叶老师创建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走出了一条心路和理路;伍红林老师指出,叶老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论对教育学的独特和独立问题进行了有力地回应;王枬老师认为,叶老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构建了一条“成己成人”的教师发展价值道路。叶老师以及第二代学人们给我们走出的学派正道,需要我继续前行,不断地去理解和突破。



三是以自己为方法,成为“教育研究人”。正如叶老师在报告中所言,“成功的教育,应该是让每个人因为接受了教育,会把握自己的命运,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我认为,光有教育的实践感和理论感,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融入个人。因为,不论是叶澜老师,还是学派的第二代老师们,他们都呈现出了具有独特的魅力的言说和研究方式。叶老师以及第二代的导师团队们都是我学习的标杆,从他们身上汲取学术的养分,进而能够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特色,形成自觉,形成一种具有自身风格的教育研究,自觉成为一名教育研究人。



山西大学博士研究生 王晓丹


导师:侯怀银



“学派的重要意义在于提供独特的思想生态,使成员在思想研究的起点处就相对个性化。”叶澜老师提出,中国教育学应当进入到自己创生的时代,通过自强站起来。“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一直在行走之中,没有终结;中国教育学也是在行进中生长,一直向前。叶老师也为中国教育学的创建进行了身体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精神——“知难而上,执着追求,滴水穿石,持之以恒,团队合作,共同创造,实践反思,自我更新”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前进;“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观推动教育学的“中国魂”从“无根漂泊”到“落地生根”,彰显了历史底蕴深厚的中国教育所应有的文化自信与进取意识。



通过参加报告会,我感受到了永不言老、誓不服输的攀登者身上的坚持和追求,让人感动敬佩。学习“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奋斗历程,读懂中国教育学百炼成钢的密码,把中国教育学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地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从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增强我们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山西大学博士研究生 宋美霞


导师:侯怀银



何谓“学派”?学界基本形成了“以学术为旨归,具有特定的研究方向和风格、相同或相近的学术观点和学术信念、拟亲情的成员关系、叫得响的研究成果等”的一致认识。何谓“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三个半小时的“生命·实践”教育学专题报告会给了我们新的答案。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始人叶澜先生曾谈到“我现在最大的一个心愿就是锤炼一支队伍,将创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作为共同的目标,形成共同的学术空间,为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作出我们尽力而为的奉献”。今天,先生的心愿实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师生、中小学教师、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逐渐成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关注者,大家也为学派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历程,让我感受到叶澜教授及其团队等一代代教育学人愿意用一生为“教育”和“教育学”事业奉献的勇气和精神。正是以学术为志业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学人将“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成事成人”“以身力学”“学派共生体”这般气势恢宏的远大理想付诸实践,让创建中国教育学成为可能。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程豪


导师:李家成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实践的检验下变得历久弥新,愈发彰显出其生命的活力和延续性,扛起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学派的“一面旗子”。“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之所以能够在教育实验改革的潮流中持续散发出“学派的生命力”,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是在“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有着较为坚实的研究根基和实践基础,从“研究史”的角度来看,它经历了孕育、初创、发展、成形至通化五个阶段,在不断推进的、多维多层的回归与突破中,逐渐生成了富有个性的学派存在形态和独特品质。



第二,“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始终坚持着“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初心,始终把人的生命、人的发展、人的美好生活的实现作为学派建设的起点和归宿。在教育实验改革的历史潮流中,“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初心永恒下不断地走进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节课,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生成”中秉持“包容”的格局,以此持续散发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独特魅力”。



第三,“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是一个注重积淀、传承与创造的学派。叶澜先生在持续领导学派建设的道路上,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回归和自我突破,创造性地提出了包括“生命”“实践”“深度介入式研究”“变革性实践研究”以及“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等具有独特性和原创性的中国式表达。为了促进学派的建设和延续,“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第二代传人正在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肩负起学派发展的骨干力量,第三代传人也在培养、孕育和发展当中努力以传承者的角色拥抱学派延续的“接力棒”。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张天


导师:李家成



就“生命”而言,教育学关注的是具体的人,关注人“生命的主动发展”。从“人”出发,人具有内在的发展需求和能力,能够在环境中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在生命历程中不断生成、发展。从“环境”出发,环境构成人的生命空间,而知识正在其中产生,在公共知识和个体知识相互转变,与生命产生“活的联结”。由此,从“人”和“环境”内发出“生命”指向,不论是人的发展还是环境的变化,都与具体的“生命”紧密联系。知识不是固化刻板、一成不变的,人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正是关注“生命”在其中的作用,才能够激发人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价值,学会学习、应用方法、创造知识。



就“实践”而言,教育学的原点是对“生命的体悟”,这种体悟是“教育学研究的基石”。首先,因为在生活实践中有所见所感,才会有所思所悟,这便是由实践而来的体悟。其次,想法和思想需要在理论中找寻求证,在书斋中“沉浸学习”,阅读各个学派、各个学科、各个专业的文献。在此基础上批判与接收,得到自己选择的理论,这是由实践而思的原理。最终,将原理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检验其正确性和适恰度,经过更多的辩证分析,最终得到在一定时间内正确的理论,并推动了教育实践的发展,这是由实践而升的实践。



总体而言,听完整场报告后暂时还是感性的感动超过了理性的思辨,为自己是第三代学子而荣幸至极,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努力求索,做一个更好的第三代学子。



浙江大学本科生(22级保研生)樊溶


导师:孙元涛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是教育学的经典命题,但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它或许关切着具体的选择。半年前,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来到了教育学殿堂的门前。我多么想进去,但又担心“研究”的道路终将把我引向一座封闭的理论“书斋”。最终,我的导师用他自身对于实践的理解与践行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让我看见了教育研究在实践层面上更多的可能性。在叶澜先生的报告会上,我对“新基础教育”这项事业和“生命·实践”学派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一次次感受到真实的共鸣,一次次感受到强烈的使命召唤——我知道这震撼心灵的力量不是来自多么高深前沿的理论,不是来自多么慷慨激昂的口号,而正是来自各位老师前辈们作为教育学者年复一年投身于实践的责任担当。对“实践”的坚守,是学派传承,更是一代代“生命·实践”参与者们难舍的教育情怀。高山仰止,我为自己选择了教育学而感到骄傲,为自己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结缘、相遇感到无比幸运。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杨玥


导师:伍红林



今天上午,线上观看了“生命·实践”教育学专题报告会,各位老师对教育、对教育学上下求索的研究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让我觉得自己能够在这样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学科求学,是何其幸运的一件事。尤其是叶澜老师最后的讲话,思路清晰,目光炯炯,语气坚定——怎么理解“生命·实践”学派,如何看待教育学研究的“生命”和其他学科的不同,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如何看待我们自身和教育的关系……让我入迷“与君共有戚戚焉”。



在叶老师谈到学派创建和发展时,看到她说对“生命·实践”学派越来越有信心时神采奕奕的样子,听到老师讲述团队成员进学校、进课堂的真真实实的研究历程,我更看到了“理论和实际”之间并不是我们以为的、必然割裂对立的关系,事在人为,关键是要老老实实把研究做好。最后,叶澜老师的人格魅力也深深让我折服,她一句“卓然独立,越而胜己”也让我反思“我该如何把握自己的生命”“如何过好这一生”。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志向不狭窄,人格不依附,思想不趋同,言行不虚浮”,我希望自己也能好好修炼,做一个行得正,坐得端,站得直,走得稳的人。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闫飞


导师:伍红林



这次报告虽然只有三个半小时,但是,我相信它给每一位观众带去的体悟远远超过了三个半小时,甚至可以说,这种体悟是单纯一本专业书籍所无法比拟的。叶澜先生的发言使我意识到“生命·实践”教育学是研究团队用共同的学术信念、追求和担当而铸成的,每位参与者用自己的学术与人格显现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品性。当代社会发展促使教育主题发生的变迁,这必将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在漫漫的教育探索之路,教育学者必须坚定学科立场、坚定学科自信、坚定学科信仰,具体综合、深度介入教育研究,才能促进教育学的蓬勃向上。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李雨波


导师:庞庆举



我想用叶老师给我最大触动的八个字:“卓然独立,越而胜己”谈谈我在专题报告会上的所思所获:



1.“卓然独立”是指“志向不狭隘”“人格不依附”“思维不趋同”“言行不虚浮”。我认为它是既指向教育学也指向个人的一种生命状态。一方面,教育学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生命”,会上发言的老师们频频提到“生命”一词。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不依赖于其他学科,而是在不断突破创新,是在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滋养、双向对话的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和教师都是具有生命活力且应成为自觉成长之人,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要能让人把握自己的生命发展。这对当下处于毕业季的我颇有触动:毕业后该选择走什么样的路,十分考验我对自身生命独立策划的能力。



2.“越而胜己”是指“自我日清晰”“反思成习惯”“人生会选择”“发展能自觉”,追求的是“清醒地认识自我,不守旧、不迷失”的生命状态,这在叶老师身上以及学派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就“生命·实践”教育学派而言,二十多年来学派一直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反思重建,形成具有创生性、时代性的理论。



“卓然独立,越而胜己”是一种生命自觉的状态,提醒着我们每个人要学做人,做一个“有价值、有追求、有贡献、有尊严、有智慧和有精神的人”!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李晓艳


导师:庞庆举



首先是对教育学的感受。叶老师对于教育的研究有很强的学科内立场,对于复杂系统思维的关注,对于教师的新解读,对于影响人发展的“二层次三因素”等等都使我对教育有了新的理解。教育太复杂太博大精深了,我对教师这个岗位又增添了敬意。想成为一个好老师需要不断去丰富对教育对自己的认识。



其次是对学派的感受。会中频繁的听到“自觉”、“生命”、“实践”、“学科立场”、“方法论”、“人”等词语。叶老师及其带领的学派团队,关注教育学学科的独特性,直面生命,具体的个人,关注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发展,意在唤起每个人的生命自觉,在实践中探求中国教育学的出路。不仅是教育学内立场的体现,其实也是学派的内立场。以身立学,尽力而为地为教育学学科和国家做贡献,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生命自觉。



最后是对人生价值的感受。教育研究关注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自觉,学生和教师也需要有对自己的自觉。而我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自觉又关注了多少?自己也需要在学习“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主张的时候,多从实践中去完成自己的生命自觉体验。还有叶老师最后提到的关于别人的看法,她不在意,关注自己该做的就好。当场就让我想起了一句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我觉得这个学派真的让人肃然起敬,改革很难,障碍很多,这么多年研究实践的过程中,肯定是艰难而坎坷的,但是我却看到了一群人一直在路上,在做着难而正确的事。对我自己的人生也有了很大的启发。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姜孟雪


导师:李伟



生命与实践,是一种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立,在教育领域却得到了相融。生命,因为极富人文气息的实践而变得更为丰盈;实践,也因人性、人格、人情等“人”的一面,其工具性色彩不再那么浓厚。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是超前的,教育学人需要有这种超前意识,看到教育领域的不足,敢于对教育界的沉疴旧疾进行批判并抛出新的理论灵感,敢于排除万难进行实践为后人积累经验,中国的教育因为这一群敢为人先的教育学人而进步,新一代的少年、青年得以不走从前教育的老路错路,他们前面的是康庄大道。“育人”是不会停歇的一个动宾短语,如何育、育何种人是教育学人一生都要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新一代的教育学人开始思考,或已在思考了。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王士超


导师:李伟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生命观不仅是要促进学生的生命主动发展,而且是要帮助学生形成对自己生命策划、践行、实现的能力,并最终达到把握自己生命发展的命运。于教师、学者而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实践观有两层含义:其一,每个人都活在社会上完成属于自己的实践,如作为一个丈夫、妻子等等,不同的身份对应不用的社会实践;其二,就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教育实践,于教育而言,各种理论和观念不是空中楼阁,并非高深莫测,而是脚踏实地地指导实际问题的解决,越深刻的理论往往也就越能很好地应用进实践。



会后,我也对“生命·实践”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教育学的学生,作为今后将走向教师工作岗位的学生,我也在不断思索如何践行教育的生命观与实践观。在“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中,“天地人事”是“知识”一词的中国传统式表达。新基础教育改革后,在这样的教育实践中,“教天地人事”的过程也不是指教师简单地、单方向地教授学生,而是要培育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来,实现双向互动。如此,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才能很清晰明了地认识到自己在哪个阶段该做什么事、做什么事以达什么样的目标,才能清楚自己在天地之间做人的生命意义,才能育得“生命自觉”。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张琳琳


导师:刘德华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并非独树一帜,另辟蹊径,而是在回答中国教育学人一直在探讨和回答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换个角度而言,这一学派也是用教育的方式回答灵魂五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如何到达那里,我怎样实现目标。



叶澜老师及其团队将个体生命价值放在至高的位置,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个体认识生命,充盈生命,让生命过得丰富充实而多姿多彩,让生命焕发活力而又厚重踏实。那到底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理论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构在系统实践教学之中,“新基础教育”正是学派实践理念途径的体现。“新基础教育”正是从学校变革,教师教育,学生发展,教学改革等多元角度对生命至上的理念进行解构和重建。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并非绝对的个人主义,而更多应该是通过教天地人事,育个体生命自觉,对自己生命尊重,努力践行自己生命价值,充盈生命过程的同时,更能推至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在个体追求自己生命价值的同时,达成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共处,努力向上,及个体与社会的融洽合作,共同繁荣,这才是追逐个体生命价值的终极体现。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谭卓婧


导师:刘德华



在“生命·实践”教育学理念的指引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乐在其中的。“新基础教育”最关注的也是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反观现实,很多青少年对生命的漠然真是让人感叹,现在的教育,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甚至社会教育对学生生命意义的建构有没有放在首位,甚至是社会舆论也传播一些不好案例让学生觉得生命也就如此,这种现象确实很遗憾。而叶澜教授为代表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目的就是“教天地人事 育生命自觉“。我想这是非常切合我们当今社会现状的。我也坚信,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实践、反思、重建,为学习新基础教育创建革新之路,我们就能构建起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课堂教学,并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质量,真正做到“教天地人事 育生命自觉”。



免责声明:
  本信息内容由江南教育网提供及维护,涉及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发布
学校教育为何替代不了家庭教育?
鸿笔学员作品|何思娇《茶的滋味》发表常州日报
中考命题,怎样从“以考定教”转向“以学定考”
温儒敏:穿越新课标迷雾,主动上路取真经
她17年积累1000多个学习案例,小学阶段这
钱颖一:教育的价值,从知识到思维
学习型家庭,是一家人“居家生长”的最好状态
教育的长远目标:培育在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健康向
李明新:“让教师快乐”与“让学生快乐”同等重
熊丙奇:“考研毛坦厂”?别再打教育经济化的算
海外观察
美国
新加坡
香港
台湾
国内频道
上海
常州
苏州
研究院
校长发展研究所
教育戏剧研究所
课程创融研究所
阅读与写作研究所
联系我们
Tel:13775626247
E-mail:jnedu001@163.com
QQ:623853055
微信:jnjyw001
版权所有:常州爱弥儿教育咨询信息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37978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