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授在“生命·实践”教育学校庆专场报告会上的发言


信息来源:“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       2021/10/21



本文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叶澜教授于2021年10月17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二楼多功能厅举办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校庆专场报告会上的发言,全文共 3354 字,预计阅读时间 8 分钟。

★叶澜:三位学派成员已从不同维度,对学派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论和路径过程等做了表达。下面,我从为什么创建“生命·实践”学派,学派已建设到什么状态等角度和大家做交流。





一、关于“生命·实践”



2004年,《教育研究》发表了李政涛教授对我的访谈,以此方式,我们正式提出创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关于学派的命名,我用两个概念来表达:一个是“生命”,一个是“实践”,中间以圆点关联。





(一)关于“生命”



我认为“生命”是教育和教育学研究最重要的价值。如果不为了生命、不研究生命,那教育还为什么?教育学还研究什么?“生命”是教育最直接的对象。



研究生命的学科很多,所以需要进一步区分,教育学研究生命的什么?我认为:教育学研究如何通过教育促进儿童、促进教育对象的生命发展变化,我们研究教师如何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通过教育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这是教育学与生理学、心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研究生命不同的地方。



“生命·实践”教育学对“生命”的理解又独特在哪里?作为一个学派,我们对“生命”的标识性理解在哪里?在于我们不仅要促进学生生命的主动健康发展,而且要让学生通过教育形成对自己生命的策划、践行和实现的能力。这是我们学派的生命观与其他学科和其他研究者不同的地方。



教育,最初是教知识,后来注重方法、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我们研究的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生活、主动发展,知道为什么活、如何活,学会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我认为:最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一个人因为接受教育而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懂得如何活,知道走怎样的路,既不投机取巧,也不靠拍马屁,而是靠自己独立、努力实现成长和发展。这是我们学派对“生命”理解的独特之处,是我们教育价值观的根本宗旨。如果一个人知识和技能都有,但就是不知道怎么活,这样的教育难道是成功的吗?



我们以中国文化的话语方式,用“天地人事”来表达教的内容,“教天地人事 育生命自觉”,是我们学派对“教育”的中国式表达,通过“教天地人事”,实现人的“生命自觉”。为此,教的实践过程必须改变,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要让学生参与教学互动,在这样的教育实践中,培育学生的生命自觉。当他离开学校后,一辈子知道自己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段,向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努力前行,真正在天地之间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我不是今天才提出这一观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教育概论》“教育与人的发展(上)”这一章里,我就已经从教育与个体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层面上做了表达。现在,我们越来越有信心,因为通过20多年的“新基础教育”学校变革实践,我们改变了学校教育原来的状态,更新了师生在校的生存状态,创生了当代中国学校教育新生活。





(二)关于“实践”



实践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每个人的生命都在自己个体日常的实践中完成。我们不是每一天都在活着吗?我们不是每天都在做很多事情吗?我们不是都承担很多社会角色吗?每个人的生命实践都非常丰富。不同的实践虽有不同的要求,但都会影响我们的生命质量。个体对生命的把握不能停留在抽象层面,而是要从抽象进入具体,如何一步步做,一步步实践、实现。实践,是产生生命意义的重要方式,是生命成长、变化不能脱离的过程。没有实践,就没有生命本身,生命就没有意义。“实践”看似是个哲学概念,但实际上它也是每个人如何活的问题。



第二个层面,任何教育学理论都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促进教育真实发展的现实力量。教育学的力量不是只在书本上,书印行了多少册,报告有多少人听。如果理论不能变成实践、现实的发展,那它依然是飘在空中的理论。我们从1994年正式做“新基础教育”研究,开始努力把理论变成学校真实开展、发展变化着的日常实践。为此,我们化了几十年的工夫。我认为:真正深刻的理论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我们学派从基本理论的研究开始,努力把理论变成实践,你可以问问我们每一位核心成员:进了多少学校?听了多少课?研讨了多少活动?可以说,每个人都走过“两万五千里”,实实在在地走进学校,和每一所愿意合作的学校开展整体变革的实践研究。我们不怕现状落后,我们只怕没有志气!只要有志气,有意愿,我们就可以一起向前走。马克思说:通过“变革的实践”,理论才能转化为真实改变世界的力量,对此,我有很深的体会。同时,实践也是改变和发展我们自己的力量。“实践”是我们学派重要的标识。



第三个层面,实践是我们学派成员的成长方式。我们是基本理论研究者,但不是只在书斋中生活。我们为每一次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发展而兴奋、而努力,同时,实践是理论发展不能脱离的源泉和土壤。我的教学思想、学校变革理论、《“新基础教育”论》都是在“新基础教育”实践中生成、提炼出来的。我在对学科发展进行百年反思时发现: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存在“两个依赖”的大问题,一是依赖外国的理论,二是依赖其他学科。为了改变“两个依赖”的问题,我们需要进入自己的家园,开展自己的创生性实践,努力做出自己具有原创性的中国教育学。为此,我们在社会转型的“大时代”投身到变革实践中,从最初的5个人,到现在一代代持续努力。我们的团队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在当代中国教育变革与新型学校创建的实践中,用教育基本理论的思考,一步步脚踏实地走出来、做出来的。我认为:我们团队自己真真实实、实实在在地建设好学派是根本,自强才能站起来,才能站得直。“卓然独立 越而胜己”①,这是我在华东师大二附中60周年校庆时送给他们的题词,我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做这样的人。这样活一辈子,才是过真正的人生。



注:①“百度”上有人说,此八个字是庄子所言。经核查,此为误说,《庄子》全集中并无此两句话。这八个字是我对华东师大二附中校训“卓越”二字的解读。







最后,“生命”“实践”合起来,就是每一次生命实践都能改变、发展自己。我们每一位“生命·实践”学派中人都能在成己中成人,在成人中成学,都需要不断自觉努力,去实现成长与发展。昨天我们学派内部开研讨会,每个人都交流了在完成学派第二套丛书过程中的成长。凡是不知道自己还需要“长”的人,在本质上不属于“生命·实践”学派。至少到目前,我还感到自己有许多不懂,知道自己还需要长,我庆幸自己还在长,还会不断长。因为我在做“生命·实践”教育学,知道自己如何活才是一个学者的人生。



以上是对“生命·实践”内涵的简要解释,希望大家明白为什么我们用“生命·实践”来命名。





二、“生命·实践”学派的回归与突破



在时间维度上,“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有一系列回归与突破。



首先,是对已有的教育学,尤其是近代教育学的生存状态进行回归、反思,同时在当代学术背景中寻求突破和建设。



第二,在当下的现实中,对实践不断进行反思、重建,包括对当代教育和教育学,对自我的不断反思与重建。“生命·实践”和“新基础教育”一直在行走之中,我的思想认识不断生成、发展,是一生真实成长的重要组成。最近,我在《中国教育科学》上发表文章《新时代中国教育学发展之断想》,对新世纪初的20年进行总结,对现状进行反思,同时对未来提出设想。任何思考都不能只顾眼前,而是既反思已走过的路,又明白未来朝哪里走,现在则是过去与未来之间重要的桥梁。



第三,从未来的维度看,我们不断构建新目标,实现新发展。我们已从当初不太清晰的整体系统、基因,长成树苗,现已长成满是绿叶、正在开花、期待结果的一棵有模样的树。我期待新一代新成长。任何学说,只有生长才有生命力。



最后,在此过程中,我很幸福。当初,创建学派的时候,我最大的心愿是形成当代中国教育学,形成一支队伍。现已初见成效,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诠释……我们不封闭,欢迎大家一起来研究,同时我们需要核心力量。何谓核心力量?就是把自己全部的生命投入其中,既把生命融入志业,又以志业滋养生命成长。我们的幸福在于有事业,有学业,而且有志业。



我相信:学派同仁,只要坚持不变,只要坚持走下去,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幸福人生。我希望更多人共同行走,不断丰富我们的实践,丰富我们的学派,丰富我们的生命体验。“生命·实践”的行走之路不断向前,“生命·实践”的大门向所有关注教育学发展,所有愿意关注自己和更多人生命成长的同仁敞开。欢迎大家关注、论说,更欢迎大家一起来做。路,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面前伸展,需要一代代人、越来越多的人共同走出来……



免责声明:
  本信息内容由江南教育网提供及维护,涉及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发布
学校教育为何替代不了家庭教育?
鸿笔学员作品|何思娇《茶的滋味》发表常州日报
中考命题,怎样从“以考定教”转向“以学定考”
温儒敏:穿越新课标迷雾,主动上路取真经
她17年积累1000多个学习案例,小学阶段这
钱颖一:教育的价值,从知识到思维
学习型家庭,是一家人“居家生长”的最好状态
教育的长远目标:培育在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健康向
李明新:“让教师快乐”与“让学生快乐”同等重
熊丙奇:“考研毛坦厂”?别再打教育经济化的算
海外观察
美国
新加坡
香港
台湾
国内频道
上海
常州
苏州
研究院
校长发展研究所
教育戏剧研究所
课程创融研究所
阅读与写作研究所
联系我们
Tel:13775626247
E-mail:jnedu001@163.com
QQ:623853055
微信:jnjyw001
版权所有:常州爱弥儿教育咨询信息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37978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