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庆举|“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成人之道


信息来源:“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       2020/11/25

“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成人之道

 文|庞庆举


“新基础教育”研究自开展之初,即明确提出更新教育观念系统和实践方式,培养时代新人、建设新型教师队伍,并对全体研究人员提出一系列要求,“全体试验人员在试验中,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研究伊始确立的“成事成人”价值取向和研究原则,贯穿在“新基础教育”20余年发展历程中,不断内化、显化、深化,先后提出“新人形象”“主动健康发展”“新世纪教师素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生命自觉”等,并坚持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日常研究性变革实践中更新师生生存方式。


为创造性实现“成人”目标,更新教育中人的生存方式,“新基础教育”研究秉持“真研究”精神:“真心求教育发展得更好”,为中国的未来、每个孩子的幸福人生、教育中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和职业幸福而倾心努力;“相互真诚”,不把任何人当工具,只为他人和自我都变得更美好而真诚合作;直面“真问题”,“发现问题就是发现发展空间”,彼此开放心态、积极反思重建;实实在在“真实做”,大中小学持续高频现场研讨,共同创造,结成饱含生命体验的研究共生体。20余年深度合作,“新基础人”从“知难而上,执著追求”始,最终使“实践反思,自我更新”成为新习惯;从“价值提升,重心下移”始,累进式养成“综合融通,自我超越”的新习惯。


指向“成人”的“真研究”精神,体现为校长负责-骨干先行、团队合作-深度介入、长程策划-阶段推进、及时反馈-定期交流等一系列推进策略。在大学专业人员深度介入,大中小学持续深度合作的变革研究中,校长作为学校变革第一责任人,主动带头学习-实践,负责校本变革研究总规划的制订、研讨、修订,阶段总结的梳理、交流与重建等,发动、凝聚人心,发现、培养新型教师,逐步推进组织、制度、机制与文化的更新建设,从借外力到生内力,促进学校发展和师生生存方式更新。骨干教师勇于承担责任,在中小学高频合作的现场研讨中,带头学习-实践-反思-重建,“滴水穿石,持之以恒”,在日常的研究性变革实践中,经受“捉虫”的艰难,亲历“喔”效应的欣喜,先行蜕变,并以自己的研究性创造与成长,辐射、引领更多教师及其团队投身变革事业。从个体到团队,“团队合作,共同创造”,从团队到异域,“综合融通,主动创造”,创生出丰富的各类学术型研究组织和团队,焕发教育中更多人直至每个人的创造活力并相互激荡,激发出“学校生命场”“教育新生活”的独特魅力与融通成长之美。如,上海市闵行区第四中学,从原来地区发展重心转移、多校多次合并、生源与骨干教师不断流失的一所薄弱学校,坚持研究性变革实践,已成为全国首批“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校,上海市首批新优质学校。在市区测评中,“教师发展”维度连续数年居区同类学校之首,“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数中的个体间均衡指数、学习动力指数、师生关系指数等均居前列,学生学业成绩标准达成指数、对学校的认同指数则达最高等级,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百姓信赖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在20余年的观念系统更新与日常研究性变革实践之交互创生中,在创建一批批当代新型学校的教育事业中,涌现出一批批新型校长、教师。仅以1999年开始做“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上海市闵行区、江苏省常州市两地为例,在研究中,先后有25所学校成为全国“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校,成长出8位特级校长,9位特级教师,100余位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更重要的是,他们坚守教育初心,主动努力创造,越来越有情怀、有格局、有智慧,逐渐实现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存状态和人生境界的更新与提升,成为具有教育信念、办学理想和智慧策略的“教育人”。从个人到团队,从校内到校际“生态区”乃至区际全国“共生体”,越来越多的核心骨干、核心骨干团、核心校、核心区域在更大的范围内,承担责任、辐射引领,强己达人、内生共生,为实现教育内涵优质均衡做出贡献、创出新路。如,2017年在常州市挂牌成立的全国首家新基础教育研修学院,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举行专题研修活动11场,“新基础教育”兼职研究员和骨干教师专题报告48次,现场研讨课/活动72节,全国各地1200余人参加研修,提升了“新基础教育”的实践影响力。


在20余年“新基础教育”合作研究中,研究人员不断推出中国原创,发出中国声音,影响深远,如,叶澜教授2015年出版专著《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先后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等多个奖项著作一等奖。该书出版当年即被“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正式立项,2018年举行英文版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向世界发出中国教育学的声音,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引发进一步译介、研究的兴趣。



免责声明:
  本信息内容由江南教育网提供及维护,涉及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发布
学校教育为何替代不了家庭教育?
鸿笔学员作品|何思娇《茶的滋味》发表常州日报
中考命题,怎样从“以考定教”转向“以学定考”
温儒敏:穿越新课标迷雾,主动上路取真经
她17年积累1000多个学习案例,小学阶段这
钱颖一:教育的价值,从知识到思维
学习型家庭,是一家人“居家生长”的最好状态
教育的长远目标:培育在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健康向
李明新:“让教师快乐”与“让学生快乐”同等重
熊丙奇:“考研毛坦厂”?别再打教育经济化的算
海外观察
美国
新加坡
香港
台湾
国内频道
上海
常州
苏州
研究院
校长发展研究所
教育戏剧研究所
课程创融研究所
阅读与写作研究所
联系我们
Tel:13775626247
E-mail:jnedu001@163.com
QQ:623853055
微信:jnjyw001
版权所有:常州爱弥儿教育咨询信息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37978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