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如何讲好丹麦童话故事


信息来源:江南教育网       2018/6/27

中国教育如何讲好丹麦童话故事
100人童年阅读时光,或许会有99人勾想起《卖水柴的小女孩》。事实上,被誉为童话王国的丹麦其儿童教育家与童话作家比翼齐飞、相互辉映。
丹麦驻中国大使裴德盛(Friis Arne Petersen)前天在出席常州工学院举办的“中丹合作办学10周年应用型人才国际化培养研讨会”(简称“中丹教育研讨会”)前接受江南教育网专访时表示,教育是中丹合作最重要的领域,他希望通过教育合作,优势互补。“在中国可能要筹办丹麦幼儿园,因为中国为丹麦教育提供了一个又一个良好的样本。”

中丹老师激荡氛围浓郁
现在问题来了:中国的幼教能讲好丹麦的童话故事吗?——童话王国的幼教资源高效吸收与转化成为中国教育界思考的重要命题。
中丹教师的“比较级”
丹麦VIA大学副校长彼得·弗里斯(Peter Friese)在中丹教育研究会上形容十年来中丹教育的合作“从抽像到具体”。他评价说,常州工学院与VIA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合作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双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2000届学前教育专业的沈梦在完成了常州工学院的3年学习生活后,于2013秋季顺利进入丹麦VIA大学就读剩余的一年学涯。
她刚入VIA大学时“很不适应”。丹麦教师不停启发、苦苦等待中国学生问题,可中国学生还是默默无闻、无动于衷。
她解释说,我们适应了中国的课堂,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那儿听。
丹麦老师耐得住性子,不断的鼓励学生提问,哪怕学生只站起来说上一句,他都无比兴奋。丹麦老师还不住为中国学生打气,“不要紧张、放轻松,没什么大不了”。尽管这样,大家还是“腹中羞涩”,既而面面相觑。

2010级常州工学院留学生在丹麦 VIA大学。
丹麦老师总是有办法。沈梦回忆说,老师帮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他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这样的方法的确有效,大家也不再紧张,一个小组成了一个团队。”
通过一阶段小组讨论,中国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生赵思远的课堂感受亦是如此。他对丹麦老师的印象是:平等、和蔼,交流、互动懂得尊重学生。
丹麦老师的“无痕课堂”更让赵思远无比崇拜。他说,无论上戏剧课,还是手工课,丹麦老师都没有过多的设计,仿佛一切都是信手拈来。
赵思远与同学经常在学校草坪上完成他的创设课程:老师带着他们去校园找一些不起眼的材料,如树叶、树枝,再到草坪上,席地而坐,大家一起创想,然后根据创想去完成。“创设的作品连自己都感到惊讶。”
丹麦老师在课堂之余经常随手捡起枝叶放在女学生的头上,随后她会招呼同学来拍照、“起哄”,然后尽情地哈哈大笑,“让学生懂得用本真的爱去爱孩子和身边的人。”
VIA大学教师克斯顿(Kirsten)在中丹教育研讨会对中国学生不吝赞赏,“机灵”、“有创造性”,“中国儿童教育的希望”。
中丹儿童学的“比较级”

Christian授课风趣幽默,常常像孩子一样跟学生玩游戏。
当天,在中丹教育研究会后,双方揭开了“常州工学院中丹儿童学研究中心”的帷幕。
丹麦VIA大学副校长Peter Friese希望,研究中心要承担它的使命,“为中丹儿童比较教育带来福音。”
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系理论研究室主任、常州工学院中丹儿童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孙晓轲在接受江南教育网采访时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推动了常州及周边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前进。

Dorte的课堂席地而坐,她强调在自然探求教育规律
就职于常州鸣珂巷幼教集团、常州天润园幼教园的沈梦感恩于在丹麦的成长。她对中丹幼教比较后的感受是,丹麦的幼教是活动,中国的幼教是课堂。前者是玩,充满欢乐与梦想;后者是学,过多的是知识重复与积累。
她表示,丹麦的幼教特别强调孩子创编能力,要求老师有创设活动引领的本领。比如老师讲一小段有趣的故事,启发孩子接去创编、创演。“孩子们可以唱、可以跳、可以演、可以弹奏。”
沈梦观察到,丹麦的孩子玩得“很自然”——玩几根树枝都会很开心,而中国的孩子玩得“很科技”——喜欢摆弄智能手机、小汽车。

Preben授课注重启迪式互动
在沈梦看来,丹麦的大学学前专业教育与实践紧扣为一体。她在进入VIA大学仅仅几个月后就被要求进入实习基地。
准确地说,她进入幼儿园才是学习的开始。园方要求实习生根据案例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更为专业的方法去了解幼儿教育的属性。
她举例说,刚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哭闹。指导老师带领我们去观察孩子情绪的变化。她参与孩子的交流:老师知道你很难过,老师理解你的感受,首先认同孩子的正常情绪反应,并让孩子信任你。
接着,轻声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你,也很想你,你很爱、很想爸爸妈。爸爸妈妈下班后就来接你。并告诉孩子:虽然有这么一段时间,但我们也会很开心地度过。
随后,老师们鼓励孩子触摸园里的玩具等,转移一下孩子的情绪,随后慢慢地融入集体。
沈梦说,会哭闹,这是幼教的常态现象,但是丹麦的幼儿园要求很细致:首先要学会去抚慰孩子,温柔地去拥抱孩子,“快乐时光应该从信任开始。”她强调说。
她总结说,幼儿教育要从心理给其安慰,从行为给其拥抱,以微笑加以鼓励。“教育的细节、情感的细节很关键,粗糙简单是不行的。”
如何讲好丹麦故事

手工课的材料很简单,但创意十足。
丹麦教育部门网站显示,VIA大学是丹麦第三大高校。常工院与VIA大学合作始于2004年。VIA大学社会教育学院院长艾瑞克(Eric)称,那时无法预测有像常州工学院这么好的合作伙伴,关于项目的合作,它更像是丹麦教育在中国的一个“家”。


他表示,丹麦只有600万人口,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只有用人才资源与社会教育来改变一切,与常州工学院的十年合作有很多的启发。
常州工学院方面称,VIA大学与常州工学院在学前教育3+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果丰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让高校有效地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教育资源。”
丹麦VIA副校长Peter Friese表示,常州工学院中丹儿童学研究中心拥有中国和丹麦研究人员10多名,大部分是学前教育领域的教授、博士、在读博士。“还计划与常州本地幼儿园合作,共建丹麦式幼儿园。”

学姐沈梦与学弟赵思远都推崇丹麦的儿童活动
沈梦认为,常州工学院中丹儿童学研究中心成立是一件好事,她更期待丹麦式幼儿园在中国出现。“有了实体更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熟稔于中丹幼教的孙晓珂亦坦承,中国的幼教如何讲好丹麦的童话故事还有“很长很长的路”。她表示,中国的幼儿教育是五大体系,以课程为主,而丹麦的幼儿教育是六大体系,以儿童身心发展为主,理念的指导只是教育的表面,最为本质是社会教育理念的差异,制约中国幼教的发展并不来自教师,更多的是社会与家庭。
南京大学一位教育观察人士亦认为,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学校的特色专业与优质课程,引进的目的是“为我所用”,在办学实践中结合中国的国情不断加以本土化才是一条“特色之路”
专访丹麦VIA大学副校长Peter Friese

丹麦VIA大学副校长Peter Friese接受江南教育网专访时表示,19世纪与21世纪童话作品的变化就是两个时代的变化。
江南教育网:中丹办学十年之后,有哪些期待?
Peter Friese:VIA与常州工学院合作办学从抽像走向具体,双方合作是顺利的。我们培养的学生有的已经走上了幼教岗位,他们在幼苗教育中非常的优秀。
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更好的合作,例如,共建丹麦幼儿园、中丹教育研发中心等,让中丹教育开花、结果,惠及更好的学生及孩子。
江南教育网:丹麦被誉为童话王国,我的童年与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相依相伴,在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下,丹麦的童话创作现状如何?如何评价19世纪与21世纪的创作变革?
Peter Friese:其实,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作品,21世纪也有很多优秀的童话作家。19世纪与21世纪的区别是,两个时代发生了变化,尤其是21世纪媒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动画、漫画的涌现,使得我们的童话作品呈现也跟着改变,我们也很期待更多的作品进入中国,为中国孩子带来更多的欢乐。
江南教育网:MOOC的来临,丹麦教育将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
Peter Friese:如果把MOOC的内容做得跟实体课堂一样的精致、生动,MOOC无疑可以推动教育的大发展。你想想,我们的教师不离开工作岗位,课程内容就可以分享出去,这就是进步。目前主要的挑战是要用有趣的手段去呈现MOOC。
MOOC为教育带来的机遇是显性的,比如我们下一步可以通过MOOC培训中国的幼儿园的高级管理人员,这是一个好的媒介,我们要用好它。
专访丹麦驻中国大使Friis Arne Petersen

丹麦驻中国大使裴德盛(Friis Arne Petersen)接受江南教育网专访时表示,通过媒介更多的展现丹麦多个领域的成就,不仅仅是安徒生及其作品。
江南教育网:中丹教育的模式还有哪些既定的合作项目?
Friis Arne Petersen:据我们了解,正在合作的项目还有“土木工程”,前3年在常州工学院学习,第4年在丹麦VIA大学学院经济与技术学院学习,中丹教育合作的广度与深度都很好的拓展。
江南教育网:如何评价中丹教育的合作?
Friis Arne Petersen:教育是中丹双方更为重要的合作,我的母语是丹麦语,中国也有自己的语言,我们通过英语来作为桥梁进行资源的互补。双方老师的互学使得我们双方的师资都很优秀,更为孩子带来快乐。
江南教育网:在我的印象里,安徒生及他的作品让我们了解了丹麦,当然也仅限于此。丹麦知晓度如何推广?
Friis Arne Petersen:我们希望,通过媒介更多的展现丹麦多个领域的成就,让更多的朋友了解丹麦。希望你们帮助我们在媒体上推介丹麦,谢谢!

江南教育网评论(你来自:美国 新泽西通用电气公司(3.15.27.232),操作系统为:未知)
留言
昵称 (自己设定)
验证码  
 




免责声明:
  本信息内容由江南教育网提供及维护,涉及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发布
学校教育为何替代不了家庭教育?
鸿笔学员作品|何思娇《茶的滋味》发表常州日报
中考命题,怎样从“以考定教”转向“以学定考”
温儒敏:穿越新课标迷雾,主动上路取真经
她17年积累1000多个学习案例,小学阶段这
钱颖一:教育的价值,从知识到思维
学习型家庭,是一家人“居家生长”的最好状态
教育的长远目标:培育在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健康向
李明新:“让教师快乐”与“让学生快乐”同等重
熊丙奇:“考研毛坦厂”?别再打教育经济化的算
海外观察
美国
新加坡
香港
台湾
国内频道
上海
常州
苏州
研究院
校长发展研究所
教育戏剧研究所
课程创融研究所
阅读与写作研究所
联系我们
Tel:13775626247
E-mail:jnedu001@163.com
QQ:623853055
微信:jnjyw001
版权所有:常州爱弥儿教育咨询信息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37978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