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花月夜·古琴雅集



信息来源:录音整理:小孟       2015/4/23

     小峰子:大家好,江南教育网是致力于中外教育比较与融合的门户网站,目前正在建设中,当初我的构想就是放眼国际,深根传统。
     小峰子:江南教育网目前三个公益品牌,一个是江南读书会,已成功举办第二季;一个是江南朗读社,也已成功举办两次活动,一次是视频访谈,一次是英语口语沙龙,反响都很好;今天的古琴雅集是我们江南教育网创办的第三个公益品牌——江南雅集社,恳请大家爱护。
     小峰子:《秋江花月夜·古琴雅集》时逢中秋时节,虽然今晚天公不作美,但我们内心挂着轮分外的明亮的明月。不是吗?
     小峰子:古琴是文人雅士追求的一种寄托,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有一首诗叫“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是唐代诗人写的,这首诗的意义我是这样分析的:在那个时候抚琴也是小众的,不像其他乐器那么吵杂、聒噪。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请大家批评指正。
     小峰子: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周通生老师。周老师的身份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巴顿鲁日荣誉市长,不是荣誉市民,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庵派古琴传承人。他同时是美中文化艺术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经常到美国进行交流访问,也是中国国家画院推广方面的负责人。此时应该有掌声啊!
     小峰子:周老师在北大、清华等北京几所高校都有过古琴方面的传播、演讲,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周老师,他质朴的语言和悠远的琴声一定会打动现场的朋友,为我们带来奇妙的感受。

 

 

     伏羲造琴说

 

     周通生:古琴,可考证的历史有3000年。为什么说是可考证的历史呢?因为河南殷墟的甲骨文它是不超过3000年的,有文字开始就有琴了,具体是在前面多少年呢?
    周通生:民间是这样传说的:伏羲造琴,神农造瑟,伏羲神农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那就是上古时期了,有五六千年历史,所以说有中华民族就有古琴了。
    周通生:一般认为古琴最早年是祭祀用的,宗教活动用的。和宗教活动有关,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说弹琴是很严肃的事情,这不是故弄玄虚。
    周通生:《红楼梦》上就有林黛玉说:“古人弹琴首先要焚香叩首、沐浴更衣。”“焚香叩首”就是烧香、磕头;“沐浴更衣”就是洗澡、换衣服。这是很严肃的事情。为什么呢?你这样想就对了,宗教仪式它是很严肃的事情。

 

     孔夫子的“礼乐”


     周通生:所以弹琴的时候衣冠要整,坐姿要端,这都是古人的要求。这并不是说要装出那个样子来。以后,古琴慢慢从室外宗教仪式传到室内,传到宫廷以内,有一段时间在宫廷的文人士大夫、皇亲国戚中流行。
    周通生:到了孔子时期,即公元前五、六百年就已经很盛行了,这是个很古老的乐器。我们经常说:“孔子教礼乐”、他不但教“礼”,他还教“乐”,所以孔夫子他是音乐老师,所以我们音乐这几千年来跟中国的文人没分开过,琴棋书画跟文人都没有分开过。
    周通生:孔子“周游列国,受困于陈蔡之间”,他穷困潦倒的时候,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饿了几天几夜,他在干什么呢?他还在跟弟子弹琴,说教,所以它是文人修行的一个渠道。当然到后世的诸葛亮城墙退兵就是用的这个琴,司马懿他能听得懂,城墙退兵,他一听诸葛亮暗藏杀机,琴声不乱,就退了。
     钱月航:我想请教一下周老师,是不是最早的最早的曲子叫《碣石调幽兰》?
     周通生:这是孔子做的。孔子他走到山谷里,饿的没办法,就是怀才不遇,他看到空谷里有幽兰嘛,幽兰是个很名贵的花,兰花没人认识它,流落到这里了,就做了一首《空谷幽兰》。就是怀才不遇的意思。现在人弹得《幽兰》可能一定不是孔子当时的幽兰了,由于悠久历史。据说这是很难的曲子。

[1] [2] [3] [4] [5] 下一页





 


免责声明:
  本信息内容由江南教育网提供及维护,涉及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发布
学校教育为何替代不了家庭教育?
鸿笔学员作品|何思娇《茶的滋味》发表常州日报
中考命题,怎样从“以考定教”转向“以学定考”
温儒敏:穿越新课标迷雾,主动上路取真经
她17年积累1000多个学习案例,小学阶段这
钱颖一:教育的价值,从知识到思维
学习型家庭,是一家人“居家生长”的最好状态
教育的长远目标:培育在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健康向
李明新:“让教师快乐”与“让学生快乐”同等重
熊丙奇:“考研毛坦厂”?别再打教育经济化的算
海外观察
美国
新加坡
香港
台湾
国内频道
上海
常州
苏州
研究院
校长发展研究所
教育戏剧研究所
课程创融研究所
阅读与写作研究所
联系我们
Tel:13775626247
E-mail:jnedu001@163.com
QQ:623853055
微信:jnjyw001
版权所有:常州爱弥儿教育咨询信息有限公司 | 苏ICP备14037978号-2 |